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公布 节能水龙头行业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慧聪净水网 2024-03-22 11:33 来源:中研网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节水是解决水安全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节水工作,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刚性约束不足,节水工作仍面临用水管理有待加强、节水措施有待完善、激励政策有待健全、监督力度有待加大等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公布

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

《条例》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节水工作的丰富实践,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全面、系统规范和促进节水活动,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条例》规定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建立供水、用水管网设施漏损控制体系,支持老旧供水管网设施改造;推动降低建筑运行水耗;要求水资源短缺地区城镇园林绿化优先选用节水耐旱型植被,采用节水灌溉方式,严格控制人造河湖等景观用水。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节能水龙头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节能水龙头是一种旨在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保护环境的水龙头设计。它们采用了多种创新技术和材料,以改善传统水龙头在性能和效率方面的不足。

随着城镇化发展,我国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公共供水普及率不断提升,但不少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21年中国600多个主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水量为80.44亿立方米,平均漏损率为12.75%,部分城市管网漏损率高达20%以上,供水管网漏损情况严重。

为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022年1月,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

节能水龙头行业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每年生产的水龙头数量不断上升,2022年产量已达14.81亿套。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每年生产的水龙头数量不断上升,2022年产量已达14.81亿套。

随着能源形势的日趋紧张,常规能源的日益减少,中国乃至世界传统化石 能源消耗压力逐年增大,节能节水系统的运用对企业节约资金、能源均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在能源日趋短缺的今天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节能水龙头具有多种优势,如耐用性强、安装简便、维护方便等。它们不仅可以满足家庭和商业场所的用水需求,还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酒店等,以推动全社会的节水行动。

北京市高校、医院、饭店等公共机构积极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在全市高校公共洗浴等场所全部实现IC卡(集成电路卡)计量收费系统,组织市属三级甲等医院开展节能水龙头改造,改造率超过80%,多数市属三级甲等医院使用洗浴用水IC卡;组织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编制并实施《市属医院节能管理工作指南》,推广节水改造实用技术。

我国高度重视社会经济绿色发展,密集出台了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清洁生产等系列支持鼓励政策。随着各应用领域对于节能节水系统综合效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节水节能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根据《“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25 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由 2015 年的 4.5 万亿元上升至 11 万亿元。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水龙头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线上销售逐渐成为节能水龙头市场的重要渠道,而线下实体店的服务和产品展示也继续为消费者提供吸引力。此外,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对水龙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也为节能水龙头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