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净化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展望2023
我国作为水资源紧缺国家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7,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不均、与耕地矿藏等经济要素空间不适配是我国基本水情,加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快速发展、工业化持续推进、农业严重依赖灌溉等特点,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水质处理的程度关系到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满足,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问题,需要水体处理单位提高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保障结合水源地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技术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与改进,使得生产的水质获得提高。保障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我国污水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污水资源化是实现开源的新举措,也是水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创新探索。此外随着国内海水淡化技术经历规模化应用后实现快速稳定发展,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进行海水淡化成为开源节流、解决我国淡水紧缺的另一条重要且有效的战略途径选择。水净化是指从原水中除去污染物的净化过程,其目的是以特定的程序达到把水净化的效果,并用水作不同的用途。
膜法水处理技术是当今世界公认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可以同时解决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带来了污水处理技术的革命。膜法水处理技术是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市政污水再生回用、工业废水处理、城市自来水深度净化、农村微污染水处理、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等,可大大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环境、保障饮水安全,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水净化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水资源总量较高,数据显示,中国水资源总量从2015年的27962亿立方米增长至2020年的30963亿立方米。由于中国人口较多,人均水资源量比较少,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达2211立方米,在中国西北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更加的少。近年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量在不断提升,但是水资源十分有限,对于污水净化处理的任务十分重大,要对污水进行分配,合理进行优化循环使用。
经过层层过滤分解,废弃污水转身一变可以成为珍贵的水资源。这就是污水处理的神奇之处。随着我国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00年,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被引入中国。如今,这项技术已在我国广泛应用。中国企业将更多科技成果融入其中,解决各种污水处理中出现的难题。
作为环境公共服务最早成熟、最先市场化的部分,水处理领域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也日益凸显,企业发力点也从技术突破和工程建设转向产业高质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水净化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展望2023
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98.2亿m3。其中,生活用水为905.7亿m3,占用水总量的15.1%;工业用水为968.4亿m3(其中直流火核电冷却水482.7亿m3),占用水总量的16.2%;农业用水为3781.3亿m3,占用水总量的63.0%;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为342.8亿m3,占用水总量的5.7%。地表水源供水量为4994.2亿m3,占供水总量的83.3%;地下水源供水量为828.2亿m3,占供水总量的13.8%;其他(非常规)水源供水量为175.8亿m3,占供水总量的2.9%。
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由于处理的工业污水成分愈加复杂,处理难度高,需要集成多种工艺技术才能实现污水排放的稳定达标。受水体污染影响,优质供水设施处理的原水水质恶化,处理工艺也需要不断更新,以保证安全供水和人民群众对优质供水的需求。环保水务行业的发展已转变为由技术和资本共同推动。
我国工业园区的污水治理主要采用―企业预处理+园区集中处理的模式,排污企业负责污水预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第三方污水处理服务商负责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2021年 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提出“以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为导向,以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为抓手,统筹谋划、聚焦重点、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系统协调、安全高效、节能低碳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格局”的指导思想;规划指出,到2035年,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全面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环保水务行业正走向生产智能化、工艺装备化、设备集成化、监测数据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智慧化发展道路。借助不断发展创新的技术手段,未来的水净化行业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的系统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创造性地改变现有业务模式,并在智能装备、智慧服务等诸多领域,孕育巨大的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