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道直饮水行业概述及产业链分析

慧聪净水网 2023-07-04 09:18 来源:中研网

中国管道直饮水行业概述

第一节管道直饮水行业定义及概念

一、定义

管道直饮水也称分质供水,是"管道优质直接饮用水"的简称,它是用分质供水的方式,在居住小区(酒店、写字楼)内设净水站,运用现代高科技生化与物化技术,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去除水中有机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同时采用优质管材设立独立循环式管网,将净化后的优质水送入用户家中(或客房、办公室),供人们直接饮用。

二、特点及应用

健康:采用深度膜处理技术,去除了水中的有机污染等有害物质;卫生:管网采用了食品级环保健康水管和闭式循环的管网系统,水质新鲜,不受二次污染;安全:有效防止外来送水人员在高档小区及写字楼出入。方便:管道直饮水通过专门管道直接输送到居民家庭或办公区内,使用时只需拧开水龙头即可喝上安全健康的水,或配上直饮水机享用冷、热、兼有。免除电话订购、人工送水,并进一步避免桶装水的二次污染。经济:管道直饮水由于集中处理,规模经营,相对瓶装或桶装饮用水而言,其生产成本和市场售价大大降低,仅为桶装水价格的1/4-1/6;放心:管道直饮水系统具有水质在线检测功能,同时国家卫生防疫站部门定期定期上门检测,可绝对放心使用。

三、技术指标

国家建设部的饮用净水标准检测指标有39项。饮用净水水质卫生标准---CJ94-1999;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3-1998;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第二节管道直饮水行业特征分析

一、管道直饮水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随着我们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严格。水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常规的水处理无法完全去除水中的有害成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自来水行业执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检测项目少,且部分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已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管网系统中存在相当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如管道腐蚀、渗漏、结垢、沉淀、屋顶水箱未经常清洗消毒等。纯净水、蒸馏水等在生产过程中把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去除的同时,把对人体有益的、必需的微量元素也去除掉,所以太纯的水对人体健康不利。桶装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如饮水机本身的污染、昆虫进入出水口、空气直接进入水桶产生的污染等

二、管道直饮水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行业的生命周期指行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行业的生命发展周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幼稚期

这一时期的产品设计尚未成熟,行业利润率较低,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较快,技术变动较大,行业中的用户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但此时技术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产品、市场、服务等策略上有很大的余地,对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用户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多,企业进入壁垒较低。

成长期

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

成熟期

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不高,需求增长率不高,技术上已经成熟,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非常清楚和稳定,买方市场形成,行业盈利能力下降,新产品和产品的新用途开发更为困难,行业进入壁垒很高。

衰退期

这一时期的行业生产能力会出现过剩现象,技术被模仿后出现的替代产品充斥市场,市场增长率严重下降,需求下降,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目减少。

从衰退的原因来看,可能有四种类型的衰退,它们分别是:资源型衰退,即由于生产所依赖的资源的枯竭所导致的衰退。效率型衰退,即由于效率低下的比较劣势而引起的行业衰退。收入低弹性衰退。即因需求--收入弹性较低而衰退的行业。聚集过度性衰退。即因经济过度聚集的弊端所引起的行业衰退。

2、管道直饮水行业生命周期

管道直饮水目前普及程度不高,部分高档小区写字楼有配备,其余大多数场景基本还是使用净水器或桶装水等。管道直饮水生命周期为幼稚期,或者又叫初创期。

中国管道直饮水行业整体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行业产业链概况

一、行业产业链分析

目前管道直饮水的上游包括水泵、阀门、变频器等通用设备或工业原材料制造行业,下管道直饮水上游原材料行业产品的使用领域都极为广泛,市场供应充足。

下游客户类型较多,客户包括全国各地的水务公司、地产商、建筑商、业主等。目前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社区、写字楼、学校、医院、交通枢纽、公园和步行街等公共场所内大多已设置管道直饮水系统。在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优质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到接近或与饮用净水水质标准一致前,管道直饮水作为优质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将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总体来看,下游最终是应用于住宅或公共建筑领域。

二、行业主要环节分析

目前,行业的主要环节是在于水资源的开发以及循环使用,随着水污染日益严重,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水体,饮用水水源受到日趋广泛的污染。

传统的混凝、过滤、消毒等自来水工艺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浊度、色度为主,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能力相对不足,而且加氯消毒本身还形成了"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直接影响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最大可能地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等就是饮用水深度净化的目的。水的深度处理在国外应用较为普遍,我国在饮用水深化处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老水厂均未采用深度处理,只有部分新水厂采用了深度处理。人们开发了许多技术如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臭氧和活性炭联用和各种膜技术等对饮用水进行深度处理。

(一)物理方法

(1)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炭素材料,有着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很强的吸附能力。活性炭主要应用在饮用水的预处理环节中,通常使用粉状活性炭来吸附待处理水中的有机物和异臭、异味的物质,预处理环节可以减轻后续水处理的负担。活性炭吸附是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季节性严重污染的水源,还可以设立投加粉状炭的水源水质恶化应急处理系统。活性炭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流程可以表示为:

(2)热力法

热力法可分为高温蒸馏和低温冷冻两类处理方式。蒸馏法以消耗热能为代价,通过对含盐水进行热力脱盐达到淡化处理的效果,适用于含盐量超过3000mg/L的矿井水处理。冷冻法则是利用了冷冻分离的固液相平衡原理,在冷环境中将溶液降温到水的凝固点以下,使得部分水冻结形成冰晶,利用溶液中溶质的凝固点远低于水的凝固点的物理特性,使水先于杂质而以固体形态析出,将杂质排除在外,分离固液相。然后再融化冰晶,就得到了比较纯净的水和浓缩液。在工业水污染处理中,用此方法得到的浓缩液可以提纯成为工业用品或者集中处理,冰中的冷量可以用来预冷污水以及提供空调、冷库的冷源,融化的水比较纯净,处理后可以再利用,从而降低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

(二)化学方法

(1)臭氧技术

臭氧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它可以通过化学氧化作用来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臭氧可以分解多种有机物、除臭、除色等。但是臭氧在水处理时投加量有限,不能把有机物完全分解成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中产生一些中间产物仍存在于水中。经臭氧处理过的有机物增加了羧基等,其生物降解性大大提高,如不进一步处理,则容易引起微生物的繁殖。另外,在对臭氧处理过的污水进行加氯消毒时,被臭氧作用的一些中间产物容易和氯进行化学反应,生产三卤甲烷类物质,使污水的突变活性增强。因此,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臭氧一般不会单独使用,可以在活性炭床前设置臭氧氧化与活性炭联合使用,也可以用臭氧代替原有的预氯化。

(2)石灰石中合法

针对酸性污水处理,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用石灰石、大理石、石灰等碱性物质作为中和剂,利用化学酸碱中和方法来进行污水处理,其中尤以石灰石中合法最为普遍。石灰石中合法的处理装置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中和滚筒法、升流膨胀过滤法及曝气流化床处理方法。滚筒法是指将酸性矿井水装在滚筒中,以石灰石做中和剂进行处理的方式,滚筒出水经沉淀后可排出。升流膨胀过滤则是以直径小于3mm细小的石灰石颗粒为滤料,酸性水自滤池底部进入,使滤料膨胀,从而使中和反应沿着流线方向连续不断地进行,经沉淀后排水。曝气流床法同样是以石灰石为填料,不同的是增加了空压机曝气,当酸性污水进入流化床,与填料石灰石反应时,生产的H2CO3在曝气的作用下分解成CO2和H2O,达到中和处理的效果。其出水经过沉淀后可以排放。曝气除了能溶氧和散除CO2以外,还可以避免中和反应时产生的CaSO4和Fe(OH)3包在石灰石颗粒表面。

(3)生物法

在一些污水预处理阶段,通常使用生物预处理工艺,借助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水中的氨氮、有机污染物、亚硝酸盐、铁、锰等污染物进行初步的去除,以减轻后续深度处理的负担。

常用的饮用水生物预处理方法有生物接触氧化法和淹没式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采用弹性填料或纤维束填料,微生物依附在填料表面,池子设置穿孔曝气管以供生物处理所需的氧气。淹没式生物滤池法则是采用陶粒填料作为生物生长的载体,在滤料下增加穿孔曝气系统供氧。水的流向多采用升流式,滤池定期进行气水反冲洗,洗去截留的悬浮物和多余的生物膜。淹没式生物滤池的优势在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生物量高,对氨氮和有机物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有过滤作用和较好的除藻功能,可承受一定的进水悬浮物浓度等,其不足之处在于建设费用要高于生物接触氧化法。

(4)膜分离法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有电渗析和反渗透技术,尤其是电渗法在我国煤矿系统中有较多的应用案例。电渗法主要依靠外加直流电场,利用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质和溶剂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针对于含盐量较高的污染水源,在通过电渗析分析器处理后,可得到浓缩液和淡化水。其淡化水的量通常为污染水进水总量的50%~70%之间,可见其回收率不是很高。当进水含盐量小于4000mg/L时用此法较为经济。

(5)臭氧活性炭和生物活性炭

臭氧活性炭技术是将活性炭与臭氧结合在一起加以应用。活性炭主要是用于去除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但受污染水源中通常是大分子有机物较多,这样就导致活性炭孔的表面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在碳层中加入臭氧的氧化作用,主要作用就是将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改变其分子的结构形态,从而为活性炭吸附小分子有机物提供可能性。通常在处理过程中,对来水先进行臭氧氧化,然后使用活性炭吸附,在吸附的过程中继续对其氧化,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效果。相对于单独的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臭氧活性炭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

①增加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提高出水水质;

②臭氧氧化使得大孔内与炭表面的有机物得到氧化分解,减轻了活性炭的负担,从而延迟活性炭的再生周期,节约成本;

③污水中的氨氮可以被生物转化为硝酸盐。从而减少了后续氯化的投氯量,降低了三卤甲烷的生成量。目前,臭氧活性炭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一些水厂和工业水处理工艺中。

(6)超声技术

超声技术是指利用空化能量加快和控制化学反应,提高反应效率的一种水处理工艺。超声波能加快反应进场的作用原理主要有空化效应、机械剪切效应和自由基效应等。反应中,超声能够破坏颗粒双电层的球形对称,使颗粒之间更易于凝聚;超声技术的高频振动特性在溶液中空穴附近形成热点,使进入空化泡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分裂及链式反应,形成H和-OH自由基。同时,强大的剪切力又可使大分子主链上的碳键断裂,从而起到降解高分子的作用,自由基进入溶液促使物质氧化分解。在实践中,超声技术与一些高级氧化技术通常一起应用,在降解污染水中有机物方面是一门新的应用技术。其特点在于反应时间短、去除效果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工艺设施简单等。子,得到优质的管道直饮水。

第二节上游产业分析

一、上游产业发展概况

对于管道直饮水来说,产业链的源头是我国水资源的储备以及质量问题。从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2021年,在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4.9%,与2020年相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2%,均达到2021年水质目标要求。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2021年全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0%,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9%,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其中,长江流域、西北和西南诸河、浙闽片河流和珠江流域水质为优;黄河、辽河和淮河流域水质良好;松花江和海河流域为轻度污染。

2021年,监测的210个重点湖(库)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湖库个数占比72.9%,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5.2%,同比持平。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209个监测营养状态的湖(库)中,中度富营养的9个,占4.3%;轻度富营养的48个,占23.0%;其余湖(库)为中营养或贫营养状态。其中,太湖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巢湖为轻度污染、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滇池为轻度污染、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丹江口水库和洱海水质均为优、中营养;白洋淀水质良好、中营养。与去年同期相比,白洋淀水质有所好转,太湖、巢湖、滇池、丹江口水库和洱海水质均无明显变化;白洋淀营养状态有所好转,巢湖营养状态有所下降,太湖、滇池、丹江口水库和洱海营养状态均无明显变化。

二、上游供给分析

(一)水资源供给

从储备供给的角度来看,2021年水资源总量29520亿立方米。2021年总用水量592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9%。其中,生活用水增长5.3%,工业用水增长2.0%,农业用水增长0.9%,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增长2.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54立方米,下降5.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1立方米,下降7.0%。人均用水量419立方米,增长1.8%。

(二)钢材零部件供给

由于管道直饮水的零部件,通常会有钢铁、塑料等材料制成。而对于钢铁行业,2022年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但呈"高开低走"态势。

一是粗钢产量同比下降。据统计局数据,2022年1-5月粗钢产量呈逐月递增态势,6月首次环比下降。6月份产量9073万吨,环比减少588万吨,环比下降3.3%。1-6月,全国粗钢产量5.27亿吨,同比减少3645万吨,同比下降6.5%。

二是钢材价格先扬后抑。2022年以来,钢材价格缓慢上行,至4月中旬升至年内高点后持续下跌。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截至6月底,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2.52,较年初下降7.0%,较年内高点下降14.0%。

三是钢材库存同比上升。截至6月下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企业钢材库存1695万吨,同比增长23.1%。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252万吨,同比增长9.3%。

四是行业效益下滑明显。据统计局数据,1-6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826亿元,同比下降68.7%;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10亿元,同比增长442.4%。

五是铁矿开采投资快速增长。据统计局数据,1-6月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累计增速同比增长76.1%,较上年同期增加74.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额累计增速同比增长1.6%,较上年同期增加24.7个百分点。

上游原材料的变动对于管道直饮水行业的供给能力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我国钢材供应基本处于过剩状态,所以影响有限。

第三节下游产业分析

一、下游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管道直饮水的下游通常是面对,全国各地的水务公司、地产商、建筑商、业主等。直饮水行业发展和住宅或公共建筑领域密切相关。近年来看行业发展如下:

(一)2021年建筑业增加值80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0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8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620亿元,增长8.0%。

(二)建筑业投资增长1.6%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2884亿元,比上年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增长4.9%。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6.4%,中部地区投资增长10.2%,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9%,东北地区投资增长5.7%。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4275亿元,比上年增长9.1%;第二产业投资167395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投资362877亿元,增长2.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07659亿元,增长7.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4%。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0.7%。其中,建筑业投资增长1.6%。

(三)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65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7602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住宅投资111173亿元,增长6.4%;办公楼投资5974亿元,下降8.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445亿元,下降4.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102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173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2761万平方米,增加381万平方米。

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65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94万套。

(四)建筑业直接投资额55.7亿美元,增长7.9%

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7332亿元,比上年下降3.5%,折1136亿美元,增长3.2%。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03亿美元,增长14.1%。建筑业直接投资额55.7亿美元,增长7.9%。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996亿元,比上年下降7.1%,折1549亿美元,下降0.6%。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营业额897亿美元,下降1.6%,占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比重为57.9%。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2万人。

二、下游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房地产行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对稳住经济大盘至关重要。自2022年年初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市场预期转弱、需求结构转变等长短期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房屋销售明显降温,房企投资意愿低迷,融资环境依旧偏紧。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国家和地方支持政策的相继落地,房地产市场将逐步趋稳,但市场潜在风险仍不容忽视,须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出"销售降、投资弱、融资难"特征

房地产销售"萎靡不振"。房地产销售是维持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循环畅通的生命线。稳定房地产销售,对维持房企正常运转、稳定房地产市场至关重要。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需求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房地产销售市场面临很大压力,主要表现在:

一是新房销售市场明显降温。2022年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3.6%,创2020年4月以来的新低。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8.1%,同样为近两年以来的新低。新房销售面积的持续下降同时带动销售额的明显下滑。2022年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31.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更是下跌34.5%,接近2020年2月疫情期间的跌幅。

二是期房销售和现房销售显著分化。2022年年初以来,期房销售市场和现房销售市场均呈现走弱态势,5月全国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和现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分别较2月下降14.1个百分点和9.8个百分点。但是与现房销售仍处增长阶段相比,期房销售不仅明显下滑且降幅持续扩大。5月全国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28.2%,远低于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13.2%的增速。三是商品房待售库存持续高企。新房销售不畅直接导致商品房待售库存持续走高。2022年5月,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长8.6%,较2021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高于8%,处于2017年以来的高点。其中,5月全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更是高达15%,较2021年同期上升19.3个百分点,为2016年以来的新高

2022年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1%。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7%,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9%,道路运输业投资下降0.2%,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4.4%。

2022年6月,我国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31.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其中,公路建设投资完成3355.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2%;内河建设投资完成77.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沿海建设投资完成100.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5%。

2022年上半年,我国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其中,公路建设投资完成1.2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7%;内河建设投资完成349.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沿海建设投资完成386.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