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超级活性炭 超级活性炭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慧聪净水网 2023-02-28 09:21 来源:中研网

超级活性炭一般指超级电容活性炭,超级电容活性炭通常称为超级活性炭炭电极材料,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孔集中,低灰,和导电性好等特点,适用制造高性能电池,双电层电容器产品及重金属回收的载体。

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和国家新能源政策的牵引,特别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客车、高铁、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超级电容器电池行业整体上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推动了我国超级活性炭需求量快速增长。

华东地区是我国超级活性炭最大的需求市场,2020年华东超级活性炭需求量占比46.66%,占比最多。其次分别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占比分别为18.60%、11.19%、10.64%、5.01%。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国内超级活性炭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超级活性炭原材料来源丰富,包括稻壳、果壳、木材、石油焦等,其中果壳为其理想原材料。我国为农业大国,果树种植面积较大且种植品种丰富,果壳产量较为充足。与此同时,在下游需求拉动下,我国石油焦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石油焦产量达3029.5万吨,同比增长3.7%。原材料供应充足为我国超级活性炭行业发展奠定基础,2021年我国超级活性炭产量突破0.1万吨。

超级活性炭性能优异,用途广泛,超级电容器为其最大需求端。我国为全球最大电容器生产和消费国,超级电容器具有电荷保持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在智能电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2021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达179.5亿元,同比增长15.9%。超级活性炭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涂层,受益于下游行业快速发展,我国超级活性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超级活性炭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超级活性炭因其具有原料广泛、价格低廉、比表面积大、空隙结构丰富、高容量等特点,是目前唯一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最为主要的电极材料。

由于超级活性炭制备工艺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与传统的活性炭相比,超级活性炭产品价格相对更高,因此目前主要用于生产技术附加值更高的超级电容器、以及高性能电池电极材料的改性。超级电容器是行业最为主要的下游,近几年超级电容器市场的增长为超级活性炭行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在市场竞争方面,全球超级活性炭龙头企业集中于欧美及亚太地区,包括美国杜邦公司DuPont、日本可乐丽株式会社KURARAY、韩国PCT公司等。日本可乐丽以椰壳作为主要原材料,利用水蒸气活化方法来制备超级活性炭,为全球最大超级活性炭生产商。

目前,我国超级活性炭市场参与者主要有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北海星石等企业,其他中小企业也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地区,企业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未来主要企业均有扩产计划,有望充分受益于超级电容器领域需求的增长及进口替代双重逻辑。

随着超级电容器产业需求不断扩大、超级活性炭企业产能持续扩张及生产技术不断成熟,我国超级活性炭行业产量迅速增长,但产量规模与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缺口,每年需大量进口,对外依赖度较高。

由于我国超级活性炭行业起步较晚,在产品技术、质量、稳定性与可乐力、PCT等国外企业相比差距较大,下游客户对超级活性炭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依赖进口的厂商占比达90%,由此可见,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十分庞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和国家新能源政策的牵引,特别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客车、高铁、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超级电容器电池行业整体上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推动了我国超级活性炭需求量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了我国超级活性炭行业的发展。虽然这些年国内一直在加大超级活性炭的研发投入,但由于起步晚,技术不成熟(主要是产品指标稳定性差、内阻偏高、金属等杂质含量大、产气量偏高、成本高)难以产业化,目前国内超级活性炭完全被日本和韩国等垄断,导致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但随着国内超级电容器应用领域和需求市场不断扩大,国内超级活性炭企业产能不断扩张,生产技术也逐步成熟,我国超级活性炭产业国产化进程也有望进一步加快。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