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经济”助力扫地机器人的兴起
以前去同事小军家里玩的时候,他就笑称每次亲朋好友过来就会促使他对屋内做次大扫除来喜迎佳宾。
至于平时,下班之后只想吃完饭快乐的躺倒刷剧,打扫地面卫生是他最不愿做的事。
直到最近他买了一个扫地机器人,桌角床边的零食碎屑再也不用自己拖着疲惫的身躯去打扫,终于享受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乐趣。
“早知道这么好用,前几年就买了。”小军不无遗憾地说道。
扫地机器人的进化史
扫地机器人1.0时代·横冲直撞
勤劳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但是懒也许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家务清扫的繁琐让2001年诞生了史上第一款量产的扫地机器人“三叶虫”。
在躲避障碍物技术方面的不足以及高昂的销售价格(1600美元)让“三叶虫”无法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2002年,iRobot开创了随机碰撞模式,推出了真正面向市场规模化的扫地机器人Roomba,由于随机碰撞法仅能根据撞击调节方向,长期的撞击不管家具设施或机器人本身都会出现损伤的缺点让扫地机器人实用性不佳。
扫地机器人2.0时代·规划清扫洗拖一体
随着激光雷达、路径规划算法的引入,2.0时代的扫地机器人,可以通过机身的发射器对房间进行全局扫描,主动识别周围的物体距离,在 APP 上绘制出家里的2D地形图,并根据屋内地形规划最佳清扫路线。
与时俱进的“懒人们”却早已不满足于功能单一的清扫,“懒人们”的需求使得2.0时代的扫地机器人在扫地的基础上整合了符合国人喜好的拖地功能。
手机APP的智能遥控以及应用预约清扫等功能让用户即使在不同场景也能远程控制,轻松省力地完成打扫任务。
但此时期的机器人还存在着扫描精度不足、边角不易清扫,机器人卡在某处地形无法脱困等问题。
同时洗拖之后,还要自己动手换洗拖布也是“懒人”的一大痛点,不够人性化。
扫地机器人3.0时代·多重升级智能交互
2020年以来,随着主流导航技术从LDS激光雷达发展到vSLAM视觉导航,3D传感器、dToF技术的应用让雷达扫描精度提升了4倍,扫描距离提升了一倍,可以完成沿边距离毫米级的无漏清扫,以往桌腿等部位的清洁难点也不再是困扰。
针对“懒人们”在2.0时代的诉求痛点,开发商们通过在机身搭载的多类传感器搭配脱困算法在躲避障碍、防跌落、以及机器人脱困方面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3D的全场景扫描和感应让机器人面对障碍或阶梯之类的复杂地形可以提前预判绕开。
同时想“懒人们”之所想,180转/分的高速对旋抹布模拟人手清洁,在去污能力上是2.0时代的4倍,机身自带水箱,脏抹布自动回洗、除菌、甩干、烘干。
“懒人们”再也不必饱受2.0时代洗拖后换洗抹布的烦恼,同时APP上可以选择全自动巡航清扫,也可以通过AI人机语音交互进行个性化清扫。
电量不足机器人会自行返回基座充电、自动补水、洗拖布、集尘等一系列操作让“懒人们”只需躺在沙发上享受解放双手的快乐。
“懒人经济”助力扫地机器人的兴起
“懒人经济”的兴起为扫地机器人提供了宏大的市场,“懒人经济”其实就是花钱图省事,内核则是代表着新时代人群对智能家居改善生活品质的需求。
从避免躺在床上看手机胳膊酸的手机懒人支架,到懒得买菜选择的叮咚送菜上门、饭后不想洗碗而购买的洗碗消毒一体机、以及省去洗好衣服还要晾晒收的烘洗一体机,解放双手让生活更轻松的“懒人经济”催生的产品无数。
80、90后作为当前市场的消费主力,工作繁忙、时间紧张,下班后已经疲于或懒于去打扫家务,怎么从繁琐重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成为了他们最大的痛点。
承载清洁室内卫生的扫地机器人应需而生,让年轻人拥有更多的生活娱乐空间。
以往由于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不足,以及低端产品的泛滥,让普通用户对扫地机器人的印象多为“玩具”、“人工智障”等负面印象。
随着国内厂商在技术和研发上的不断创新,人机交互手势、语音识别、毫米级的精确定位导航、以及对比过往如今堪称丝滑般地避障技术让扫地机器人从“人工智障”变成了可以节约消费者精力,自动完成室内清扫、拖地于一体的实用家庭清洁小能手。
而“无需手洗拖布”、定时巡航清洁、低电自行返回充电、智能语音遥控等贴心功能也是近年来拯救“骨灰级”懒人的一大卖点,让曾经只是尝鲜猎奇购买的人群转变为了真心需求解决问题的用户。
扫地机器人已经逐步跨越了可用的门槛,向着好用的方向迈进。
未来“懒人经济”将带领扫地机器人行业从功能满足走向精神满足,随着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口碑的提升,届时如能推出智能化足够、清洁功能优秀且价格适中的扫地机器人,必然会给扫地机器人的市场普及带来巨大的提升。
毕竟,“解放双手”不仅是扫地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科技改善生活品质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