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氧量超标成净水器常见质量问题

慧聪净水网 2020-12-31 09:50 来源:中华净水器网

慧聪净水网净水器这件家电如今已经是家庭中的一件标配物件了,而近几年,可以输出纯净水的RO反渗透净水器更是备受消费者追捧。净水器厂商的宣传也是花样百出,各种功能各种卖点层出不穷,这两年还捧出了“母婴水”的概念,不过在商家天花乱坠的宣传背后,反渗透净水器却经常被曝出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

耗氧量超标是净水器最常见的质量问题

相信反渗透净水器重金属物质超标的新闻,大家应该没少听说。净水器卫生安全存在隐患,重点有害物质去除能力不达标是净水器最常见的质量问题,根据国家的监督抽查,2015年净水器不合格检出率为30%,2017年不合格率检出率达到了34.9%。而据调查,不合格净水器中除了重金属物质超标,最常见的则是耗氧量超标。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耗氧量超标究竟代表了什么?耗氧量也称化学需氧量(锰法),以COD表示,又称高锰酸钾指数。它指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将消耗高锰酸钾的量折算为氧表示(O2,mg/L)。耗氧量是一个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这个指标间接放映了水体受有机污染的程度。以我国的饮用水标准,耗氧量的限值为3mg/L。

是什么导致反渗透净水器污染物超标

那么是什么导致反渗透净水器耗氧量、重金属等超标呢?我们都知道,净水器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一个或多个饮用水处理滤芯,对水质进行层层过滤,使水质中的各种有害杂质去除。所以,滤芯就是整个净水器的核心,也是整个净水器成本占比最高的一部分。而导致反渗透净水器耗氧量和重金属超标的关键原因就在滤芯上。

一些厂家为了压缩净水器成本,滤芯选择了一些品质较差的材料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本身就已经存在有害物质超标的情况,将其用来制作净水器,产出的水重金属、耗氧量超标也就不奇怪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反渗透净水器中的核心反渗透膜分为干膜和湿膜两种。湿膜其实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试过水的RO膜,其保存时需要加入一定的保护液;而干膜就是没有试过水的RO膜,保存无需保护液,真空保存即可。两种膜除了存储方式不同,在性能和用途上没有本质区别。

当然两种膜在首次使用时是完全不一样的,干膜在首次使用时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浸泡,而湿膜则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冲洗。而造成反渗透净水器耗氧量超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冲洗不够充分,无法将保护液有效排出。

当然,导致冲洗不完全的原因一方面是用户没用遵循产品说明书中的使用说明,进行足够时长的冲洗;另一方面则是厂商在说明书中给出的冲洗时长数据不够准确,导致冲洗不够完全。

此外,除了滤芯,净水器内部还有许多涉水零件,这些零件的材质通常都需要食品级标准,但是有些不良厂商为了节省成本采用非食品级材料,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析出一些有害物质,这也是导致净水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的原因。

写在最后

实际上,并非排斥净水器产品各式各样的宣传广告,毕竟净水器的核心功能就是净水,如何做出差异化吸引消费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前提是,要保证净水器的卫生安全质量。只有当净水器输出的水是安全可靠、质量达标的水,那么矿物质含量、废水比等其他卖点才是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