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水“刮骨”水垢才是宝?我的三观又被颠覆了

慧聪净水网 2018-09-04 09:24 来源:净水资讯

慧聪净水网水是生命之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正因为如此,有关“神水”的谣言可称得上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先是有天然泉水、富氧水、巴马水等夸大功效的概念炒作,而最近又流传出“水垢多的水是宝”的说法。

至于它们被称为“神水”的统一理由,就是这些水是碱性的,可以让人体呈碱性,避免癌症的发生,或者是“治愈”癌症。

而没有水垢的纯净水则被认为是会带走人体骨钙和血钙的“刮骨水”。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一、喝水真的能治病?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水的生理作用:

1.构成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参与人体新陈代谢。

3.对各个器官、关节、肌肉起着缓冲、润滑、保护的作用。

4.调节人体体温。

看到以上这些,您或许会相信,那些所谓的“神水”真的可以治病、救命。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水,其本身最基础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并不是因其多含有的一些矿物质而产生奇效。

如果真的是这样,世界上的每个人也就都能健康的生活了,哪里还有人会得癌症呢?

二、碱性水能改变人体体液酸碱度?

水根据含有钙、镁等矿物质的多少呈现不同的PH值,根据我国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饮用水的PH值在6.5—8.5之间,最佳值为7.5。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公卫学院流行病及生物统计系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弱碱性的水中含有一定的矿物质,而且这些矿物质确实对健康有一定的好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改变人体的酸碱性。

正常健康的人都具有完整的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可以自我调节酸碱平衡,而血液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正常情况下维持在7.35-7.45之间,所以,因为无论是弱酸还是弱碱性的水,到了胃里都是酸性的,因为胃酸是强酸性的,而到了肠道里都是弱碱性的。

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呼吸系统也有维持身体酸碱平衡的机制,不会因为喝什么水就能影响的了的。

三、纯净水会刮骨去钙?

纯净水是通过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等工艺制成的几乎不含矿物质,硬度极低的一种饮用水。相对于矿泉水、白开水来说,确实少了很多矿物质。

但是我们获取这些营养元素的主要途径是日常的膳食,而水中的矿物质对于补充人体所需的量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更谈不上因为喝纯净水而缺钙。

一般缺钙的主要原因是钙摄入不足,另外也和维生素、日照时间、运动量以及激素水平有关。

而且很多地区常年以纯净水为主,尤其是贫水的沙漠地区,但还没有纯净水与某种特定疾病或是某类疾病存在相关性的证据。

所以,缺钙这件事还真不能从饮水上找原因。

四、到底该喝什么水?

其实,无论是矿泉水还是纯净水,亦或者是高价的各种”神水“,对于人体来说,主要补充的水分,而不是水中的营养物质。

想要真正获取各类营养元素,最主要还是要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来实现。

总之,喝碱性水既不能补充所缺的营养物质,帮你治病;喝纯净水也不会带走体内的营养物质,让你致病。

如果”金“力足够,每天喝高端水也没问题,不过,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不仅廉价易得而且安全卫生,何乐而不为呢?

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大家都能看到各大媒体的大型水污染事件报道,涉及到从海南到北疆、从东海到西北的各个区域,从河湖到海湾的各种形式,从地表水到地下水的各个层次,从水源地到自来水的各个环节,无一幸免。

国际自来水协会的调查指出,现在每年有2500万五岁以下的儿童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生病致死。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肿瘤病例达160万人之多,每年死于肿瘤约120万人,每年出生婴儿中出现崎胎、崎形和各种先天性缺陷也有100万多人,均与水质污染有关。

近年来,多起校园案件引起国内外媒体围观,世人无不痛心,对孩子教育和安全的关注热潮频频掀起。去年媒体爆出诺如病毒感染事件,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质疑不断的饮用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博士在饮水安全专业报告中指出,饮水安全一直存在,但现在主要是部分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突出,而城镇饮水安全问题相对不错。而且国家一直在致力于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环境,总体趋势还是向好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郑祥也表达类似观点,饮水质量安全在一定时期存在,但消费者不必恐慌其对健康的影响。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本,从"大禹治水"开始,中国文明史几乎就是一部治水的历史。

新中国的水利工作对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总理指出:水是生命之源,发展之要;兴水治水关系到国泰民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保量”还要“保质”,这是“攻坚战”,更是“保卫战”,要确保百姓今后一直喝上放心水;“这是政府的硬承诺!”他一字一顿地说。

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拿什么来保护孩子的安全?!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明天,那我们是否要为明天做点什么呢?小编建议,家庭安装净水器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保护全家健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