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荣共生——空气净化产业的新格局(上篇)
慧聪净水网作为雾霾经济的典型代表,2016年新风系统继空气净化器之后开始真正走入大众消费视野。然而,空净和新风虽发端于雾霾,但绝不会止步于雾霾。雾霾最大的作用不是催生了目前以净化PM2.5为目标的空气净化产业,而是真正唤醒了消费者对呼吸健康的深刻关注,继而培育和开启了打造全面优质空气环境的净化产业。
在这个利益与情怀并重的领域中,空净与新风分别发力于空气洁净度和新鲜度,二者共生互荣的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爆发、调整、回暖:空净市场的V型曲线
近几年空净市场的增长状态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的特征:
第一阶段是2013-2014年的野蛮增长期。
这个时期市场增速高企、品牌数量激增,消费者在雾霾恐慌中产生购买需求。据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13年是空净爆发元年,零售量、额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30.6%和162.7%,高居当年所有家电品类增长榜首。
行业狂欢的背后是品牌的推动,多年来在不温不火的空净市场中持续深耕的先行品牌则成为这个阶段最大的受益者。与此同时,一些出身多种多样、实力高下不一的品牌凭借着对市场机遇的敏感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蜂拥而入。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4年一年之间,空净市场在销品牌数量从78个蹿升至556个,作为雾霾经济的狩猎者共同造就了这个阶段的“非理性繁荣”。
第二阶段是2015-2016年的行业调整期。
空净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一些在前期的狂热进程中被忽视的因素开始集中显现:行业标准的缺位、产品效果的虚夸、价格体系的混乱,消费决策的迷茫与观望,无不在侵蚀行业继续扶摇直上的动力。据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15年空净行业增速大幅回落,零售量、额分别同比增长3.4%、5.0%。
前期消费者由于恐慌而产生的应激性购买正在趋于理性,对于行业标准的呼唤则刻不容缓。2015年10月酝酿已久的空净新国标正式出台,并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空净行业启动以来的最大事件,新国标为之后的行业发展指明了基本的方向和路径。政策性利好也使得空净市场从2015年的低位运行中渐渐恢复,并于2016年呈现明显回暖,零售量、额同比增幅分别达到9.3%、17.7%。
产品结构的升级和品牌竞争的洗牌,是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在产品升级方面,大CADR值产品的快速崛起是新国标推动下企业端强势发力的结果。据中怡康线下零售监测数据显示,CADR值400m3/h以上的产品零售额占比从2015年1月的19.1%上升至2016年12月的64.4%。在结构升级的推动下,空净市场整体均价也从2851元上升至3562元。
与产品结构的大调整相呼应,空净市场品牌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品牌数量在经历多年的井喷后,首次呈现出数量的减少。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空净市场在销品牌数量(含线上、线下)从2015年的688个下降至2016年的567个。
二是国外品牌阵营的先入优势正在弱化,国内品牌凭借产品竞争力而逐步立稳脚跟。据中怡康线下零售监测数据显示,两年间国内品牌零售额占比从18.6%上升至26.7%。
第三阶段是2017年以后的行业回暖期(理性增长期)。
经历了2015年、2016年的内部调整,2017年空净市场保持良性回暖势头、呈现出健康、稳健、理性的增长状态。据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6月,空净市场零售规模额达到313.8万台和8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和39.3%,预计全年零售规模将达到648万台和190亿元,同比增幅预计达到12.4%和33.0%。
处于理性增长期的空净行业,受益于行业规范的制约和推动,种种乱象逐步得到肃清,产品评价体系从品牌商到渠道商再到消费者,形成一以贯之的指导效应,行业发展逻辑已经基本确立;与此同时,结构升级和竞争洗牌在仍在持续,大CADR值已成为产品标配,在大CADR值的基础上追求CCM值、静音、能效等多个指标的最优及在智能应用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则成为该阶段产品升级的主要进化路径。另一方面,参与品牌数量仍在持续下降,品牌间的实力较量进一步升级。
在充满变数的空净龙头阵营中,一面是激流勇进、步步为营、一面是持续深耕、积极防守,来自于新晋品牌和先入品牌的两股力量仍在斡旋和缠斗。
敬请关注《互荣共生——空气净化产业的新格局》下篇——“热身、布局、占位:新风行业的悄然升温”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