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生: 县级城市饮水状况不容乐观 “水十条”全力护航
慧聪净水网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量的好坏极大程度的影响着人体的健康。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同时也面临一定的饮水安全问题。
伴随着近年来城市高速发展,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等等可能都会对饮水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占生做客新华访谈时表示,根据住建部2012年报告,在1000多个自来水厂出水的监测中,83%是达标的,也就是说还有17%是没达标。目前的现状就是,大中城市水质比较好,达标的比较多,而县一级的小城市达标就比较差。
王占生还认为,近30年,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各级政府比较注重GDP数字的增长情况,粗放式的发展导致目前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我们既然享受了20世纪的物质文明,也要承受这个物质文明带来的污染。
王占生表示,当前,我们应该一步一步地把环境治好,让我们子孙后代不再受这个污染。我们要对水质加强监督,按照国家的规定要逐步对它进行治理,这样我们的饮用水才可以得到保障。
在治理方面我们中国现在采取的工艺是否能够比较好地治水呢?对此,王占生认为,去年公布的“水十条”当中规定,要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的安全,其中提到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是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督饮用水安全,地方各级政府及供水单位应该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年起每季度要向社会公开;2018年起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饮水安全状况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如果可以加强监测,有达不到标准的就改进,只要按照“水十条”,特别是如果能保证到用户水龙头的水质这一环节,就可以保证大家的安全用水。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