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对症下药 对保护饮水安全提出评议意见
慧聪净水网6月29日,贵阳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就贵阳市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开展评议。会上,针对全市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对症下药”,提出评议意见。
城乡饮用水安全是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今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组建评议工作组先后到南明、云岩、清镇等区(市、县)的住宅小区、供水企业、农村饮水工程等进行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就水源地规模、供水人口等情况编制调查表发放10个区(市、县)进行摸底调查。
据介绍,目前,贵阳城区水厂11座,供水管网4221公里,日供水量80至90万立方米,普及率98.5%;城镇水厂20座,供水管网2209.9公里,日供水量10.72万立方米;农村饮水工程4459处,供水管道61231公里,日供水量14.15万立方米,集中供水率81.55%,城乡居民饮用水总体安全保障。
但饮用水源地保护困难、农村饮水工程无长效管理机制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相关评议意见,请贵阳市人民政府于3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出有关研究处理情况的书面报告,并将就研究处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1、水资源匮乏矛盾突出
建议:做好区域用水规划
据2015年贵阳市水资源公报公布数据,2015年全市水资源总量48.2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44.6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一半,低于国际通行的水资源警戒线人均1700立方米的标准,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城市。
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建议结合《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区域用水安全近、中、远期规划,通过规划引领,在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工程可供水量情况下,采用外域调水供水,提高水库蓄水保水调水能力,加快城市供水、骨干水源、农村饮用水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2、饮用水源地保护难度大
建议:分级保护水源地加强综合整治
贵阳市主要水源大多处于下游,水源地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难度大。如“两湖”是贵阳市重要饮用水源地,流域跨安顺市、贵安新区、黔南州和贵阳市,贵阳市占流域面积不足10%且处于下游,上游建有贵安新区、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将汇集上百万人口和规模化产业项目,集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大量污水处理厂尾水入湖,水污染风险加大。
市人大常委会建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划定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因地制宜实行分级保护治理。加强水源保护区污染综合整治,通过实施生态移民搬迁、退渔还湖等,有效防治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此外,充分依托四级河长制的推行,按照“属地管理、分段负责”原则,强化属地政府主体责任。
3、部分饮用水源或末梢水不达标
建议:加快供水设施改造提高供水能力
数据显示,城区部分水源地水体中藻类和氨氮含量逐年上升,气温剧变或雨天、枯水季节,水源地水质从二类降到三类甚至更差,农村饮水工程水质达标率也只是76.18%。部分供水管网老化,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消毒,影响水质达标。
市人大常委会建议,鼓励供水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参与供水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逐步改造城镇供水设施,特别是对城市老旧供水管网维护更新,保障供水水质达到饮用水卫生新标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