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科普:反复烧开的水会致癌吗
慧聪净水网生活中总听到这样的说法:“反复烧开的水喝不得,致癌!”所以,有些人家的饮水机晚上一定要关了,不让它反复加热。然而,我们熬汤、熬中药、烫火锅串串……哪一样不是反复让它开了又开,煮了又煮?
那么,这反复烧开的水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害?能不能喝呢?
三个实验
自来水中本就含有硝酸盐,反复烧开时由于高温缺氧,是会导致部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的。那么,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究竟有多少呢?温度和加热时间对亚硝酸盐的影响有多大呢?
为此,我们做了3个相关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温度、加热时间和保存方法3个因素会影响水里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具体为:随着温度的上升,亚硝酸盐的含量总体趋势是增加的;加热时间越久,加热次数越多,亚硝酸盐越多;敞口保存比密闭保存的水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要多一些。
一道计算题
但这并不是说,反复烧开的水会致癌一说是真的。
虽然说多次烧开后的水亚硝酸盐含量高于烧之前,但其亚硝酸盐含量仍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标准(≤1mg/L),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反复烧引起亚硝酸盐致癌的问题。
如果你还不信,那我们来做道计算题:亚硝酸盐的毒性较强,人中毒剂量为0.3克-0.5克,致死量为3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硝酸盐日允许摄入量为0mg/kg-5mg/kg,亚硝酸盐日允许摄入量为0mg/kg-0.2mg/kg。
比方说,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2毫克以下亚硝酸盐都是较安全的。按照这样的标准算下来,你一次要喝下60L反复烧过的水,才可能中毒。
60L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48瓶大瓶的可乐,相当于60盒1L装的牛奶。说到这里,你还会害怕吗?
所以结论就是:反复烧开的水,亚硝酸盐确实会增多,但是离致癌还远得很!
关于“水与亚硝酸盐”,大家还有很多问题,我们也一一给予解答。
问:是不是放得越久的水,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答:是!文献里有实验记载——用桶装的饮用水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温度下放置,观察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放得越久,水里面的亚硝酸盐增长越多。所以,饮用水要及时喝,不要放置太久。
所以理论上讲,晚上倒的水放10个小时早晨喝,和早晨倒的水放10个小时晚上喝,实际亚硝酸盐的增长情况是一样的,所以不存在“隔了夜”的水就喝不得的说法。
问:哪种水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
答:在自来水、纯净水和矿泉水中,纯净水里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最低的。
问:反复加热会增加水的硬度吗?
答:会!实验表明,反复沸腾5次之后硬度从原水的35.45mg/L变为77.17mg/L,增加118%;水的体积也从原来的1000mL蒸发为485mL,并且全过程中钙和镁的质量基本保持不变。这一串数字变化代表什么呢?说明水里硬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随煮沸次数的增加,水的蒸发导致钙、镁的富集。
不过,我国国家饮用水硬度标准为450mg/L,所以,还是没太大关系的!
问:瓶装纯净水或矿泉水暴晒后致癌?答:很多人可能都觉得,瓶装纯净水、矿泉水,经过烈日灼晒,塑料瓶里面的有害成分就出来了,水自然也就被“污染”了,于是又致癌了!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塑料瓶,我们来看看它们一般是啥材质!
市面上90%的塑料瓶饮料都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瓶体材料。这个PET结构相当稳定,融化温度超过250℃,如果是要发生化学变化,至少要在100℃以上。很明显,一般的暴晒是达不到这样高的温度的。
当然,在汽车后备厢放箱矿泉水,然后天天把汽车放在地表50℃的三伏天的大太阳下暴晒,这样的事还是要尽量避免。
在日常的温度下,PET不可能分解,但其中含有的小分子杂质还是有可能溶出的,这些物质可能带来潜在危险。但对于正规厂家的瓶装水来说,高温下不会有分解反应的发生,同时可溶出物的量是很少的,使用是安全的。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