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缺锶的比例惊人!喝水有用吗?

慧聪净水网 2025-10-24 10:26 来源:拿声国际

前言

在中国补铁、补钙观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但有一个对骨骼和牙齿健康同样重要的元素——锶,却往往被忽略。它既不像钙那样在广告里频频亮相,也不像铁那样与贫血直接挂钩,因此长期游走在公众视线之外。但事实是,中国人群普遍存在锶摄入不足的问题,甚至缺锶的比例比你想的还要高。

一、中国人锶摄入普遍不足

国人缺锶的比例惊人!喝水有用吗?

中国居民的锶摄入量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每日锶摄入量仅0.83毫克,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标准为2毫克/天,达标率仅为41.5%,意味着我国大多数人的摄入量不足推荐值的一半。

这一现象并非仅限于特定群体,而是城乡居民的普遍问题,但不同地区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存在差异:

▶一、二线城市居民:锶缺乏更严重

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快餐、外卖、精加工食品比例高。以常见的快餐汉堡为例,用精制面粉做面包、加工肉类做肉饼,蔬菜也往往是速冻的或者加工的——在这些食材从原料到成品的过程中,原本含有的锶元素会大量流失。

再比如米类,很多家庭常吃的是精制白米,而不是糙米或全谷米;小麦制品大多也是白面粉而非全麦面粉。精加工不仅让口感更细腻,也剥掉了谷物和豆类外层富含锶的部分。

▶农村居民:锶摄入稍高但优势减弱

农村部分水源和土壤锶含量较高,井水和本地农作物能给居民提供更多锶。然而,随着城镇化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改用集中供水和城市供应链食品。这看似是生活方式的升级,但无形间却减少了锶的自然来源。

过去,中国人的主食以谷物、豆类、根茎类为主,这些天然食材富含锶。但如今,精加工食品和快餐的流行导致饮食结构变化,锶摄入量显著降低。

二、锶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

国人缺锶的比例惊人!喝水有用吗?

锶是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临床研究显示,人体内锶含量需至少维持在体重的0.05%以上。以成年人为例,其体内平均含有约320毫克锶,其分布具有显著的组织特异性: 99%的锶储存在骨骼系统,沉积于骨骼和牙齿的羟基磷灰石晶体中,剩余1%通过血液运输,参与营养物质代谢与分配。

锶的化学性质和钙相似,能部分替代钙进入骨组织,通过三重机制维持骨骼健康:促进骨小梁结构强化,为骨骼提供稳定的力学支撑;通过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维持骨骼形成与吸收的动态平衡;最后,与钙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提升整体骨代谢效率。临床研究证实,在绝经后女性群体中,补充适量锶的人骨密度下降的速度较慢,骨折发生率也更低。

锶的健康益处不仅体现在骨骼系统,同样适用于牙齿健康。由于牙齿的矿化机制与骨骼类似,锶能有效增强牙釉质硬度和耐磨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锶在维持骨齿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常被医学界和公众所低估。这种认知现状与锶实际具有的生理价值形成鲜明对比,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注。

三、缺锶的隐患

国人缺锶的比例惊人!喝水有用吗?

锶不足的危害,不是立刻就能感受到的。它的特点是“隐性”,没有明显症状,但会在多年后显现出来,往往是在骨质疏松、牙齿易损等问题出现时,人们才恍然大悟。

1.骨骼微观疏松

长期锶摄入不足,骨骼的小梁结构变得松散脆弱。在钙摄入量相同的情况下,补充适量锶的人骨质量更高、骨折率更低。缺锶可能让骨密度检测值处在正常与骨质疏松之间的临界状态,看似还好,但实则更容易在受伤或老化时出现风险。

2.牙齿硬度下降

锶不足会让牙齿耐磨性下降,容易出现牙釉质磨损。这种情况不会立刻让你掉牙,但长年累月会让牙齿质量降低,咀嚼力变弱。

3.隐性健康风险

因为症状不明显,缺锶容易被忽视。很多人直到中老年才表现出来,但那时往往很难完全弥补损失,骨密度已经明显下降,牙齿也经历多年磨耗。

4、喝水能补锶,但有讲究

国人缺锶的比例惊人!喝水有用吗?

水,是锶的一个天然来源,尤其是矿泉水。国内外研究数据显示,不同地区矿泉水锶含量差异显著:国内347种瓶装水的锶含量从0.01mg/L到45mg/L不等;日本大阪33种矿泉水最高含量达13.64mg/L;德国908个样本平均0.54mg/L,最高26.90mg/L。

我国GB8537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规定锶型矿泉水界限值为≥0.20mg/L,但没有设定上限,这意味着市场上可能存在锶含量过高的产品。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注意:对于锶含量超过10mg/L的高锶矿泉水应谨慎饮用。

科学补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关键原则:

1.饮水补锶的剂量控制

每日饮2升普通水时,安全上限16.32mg/L

每日饮1升矿泉水时,安全上限32.64mg/L

特殊人群(如钙摄入不足者、肾病患者、透析患者)需严格控量

2.科学补锶三大原则

适量原则:每日总摄入量控制在2-4毫克

持续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补锶习惯

自然原则:优先选择天然食物来源

3.富锶食物推荐

海产品类:虾皮、牡蛎、扇贝等

坚果种子:核桃、杏仁、南瓜子

全谷杂粮:糙米、燕麦、黑麦

根茎蔬菜:芋头、山药、紫薯

4.科学饮水建议

选择锶含量适中的矿泉水(0.5-5mg/L)

结合当地水质情况调整饮水量

避免长期单一饮用高锶矿泉水

通过合理搭配富锶饮水和膳食,既能满足身体对锶的需求,又能避免过量摄入带来的健康风险。特别提醒:补锶需因人而异,建议特殊人群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补充。

中国饮用水产业分析师王锦春老师表示:相比缺铁、缺钙,锶不足的社会认知度很低。这一方面是因为缺锶的症状隐匿;另一方面是因为公众营养教育中,锶几乎没有被系统介绍。随着矿泉水市场的发展,富锶水的推广可能让更多人注意到锶,但同时也需要科学宣传,避免走向“喝越多越好”的误区。未来,营养标签的完善与公众科普,加强膳食结构中天然富锶食物比例,可能是改善缺锶状况的有效途径。

拿声结语:缺锶的问题虽然不像缺铁、缺钙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在骨健康领域的影响不容小觑。地理差异和饮食习惯让相当部分人长期处于锶摄入不足的状态,而喝水补锶虽然可行,但效果取决于水源锶含量。只有将饮食与饮水结合起来,才能更高效地提升锶水平。未来,随着公众营养意识的提升和科学饮水理念的普及,锶不足的现象可以逐步改善。毕竟,骨骼健康是一生的事业,不应留下任何可以提前预防的隐患。

参考文献

张建江,王佳,舒为群.饮水中锶的健康效应和安全水平[J].卫生研究,2021,50(04):686-690+697.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