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4个月电器企业将见证新历史

慧聪净水网 2025-09-09 09:15 来源:家电圈

剩下4个月电器企业将见证新历史

历史是用来创造的,更是用来打破的!对于2025年接下来的4个月市场抢夺,家电圈认为,产业的所有家电企业和商家,将会见证新的历史:大家必须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不是简单的市场很好很差,而是非常难,非常痛苦!

贺扬|撰写

“说实话,在经历7月、8月市场出货动力和需求的突然‘断崖式’消失之后,虽然我们对于9月市场充满了信心,但现实注定很残酷和痛苦。最近一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市场上的消费需求,突然一下子就消失了,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去哪里,更不清楚怎么办?”

连日来,分布在全国多地的线下家电经销商,在跟家电圈交流下半年的市场走势和竞争策略调整时,不是突然失语,就是突然困顿,或者表现出极其失望。大量的家电企业市场人员,以及线下渠道的经销商老板,普遍对接下来不足4个月的市场抢夺,充满了担忧、紧张与害怕。

不夸张地说,很多家电厂商上述状态在最近10年的家电市场上,都没有出现过,大家都很害怕,却又不知道到底害怕什么。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接下来市场的走势,将会大大超出预期。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又有什么残酷的挑战还没有出现?

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地家电国补政策的调整,引发家电零售市场的动荡,持续发酵。目前,很多地方的家电国补政策,涉及“摇号和抢券”,导致的结果就是“政策并未结束,消费者却难以顺利抢到券”,最终市场出现了一轮商业的“惜购”和“观望”现象。

很多线下商家就反馈,消费者抢不到券,就不急于出手,希望等待政策恢复正常之后再消费。直接导致当前一线市场的家电出货,非常的差劲和惨淡。家电圈获悉,这种情况,不只是在线下实体店,包括线上的网店同样如此。与去年同期的出货相比,进入8月以来,一路低迷和下行,甚至不少门店出现停滞。

也就是说,全国性的家电国补政策并未宣布结束和退出,消费者认知中,还是存在一个“等待国补”的心理预期。众多厂商直言,如果下半年的国补政策还持续“抢不到券”的局面,那么市场的出货和消费的激活,就会变得非常痛苦和麻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最让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从去年到今年,最让家电厂商担心的事情,就是国补政策引发的消费被大量提前透支了。必须要看到,家电不管是大电,还是小电,都不是快消品,而是耐用消费品,短则2至3年,长则8至10年。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以及新房装修市场低迷等外部环境下,家电的存量和增量市场都面临下行的压力。

从去年9月到今年6月,是家电国补政策实施的全面放开实施期,大量消费需求因为“国补”政策的实施,出现了“增长、反弹和集中性引爆”等现象。但是,必须要看到的是,家电国补政策并未做大家电市场的蛋糕,只是将潜在的消费需求提前抢夺。由此,从今年7月开始,随着国补政策的调整,引发抢不到券,直接带来市场新的经营挑战,就是消费需求出现了收缩的情况。

一旦消费需求被透支的局面出现,让所有家电厂商最闹心的事情发生,不管采取什么手段,降价也好、内卷也好、洗牌也好,都无法实现经营的破局。消费需求就是没有了,用户只能选择观望。如何能找到一种手段可以快速、强势地激活家电这一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力,很多家电厂商悲观地说,没有办法,要么就是死守煎熬,要么就是挤压淘汰同行的市场。

接下来的家电市场,肯定会出现一轮很多家电厂商不敢想象,也不愿意面对的局面,就是所有厂商为了“活下去”,为了能卖货,必然要展开一轮“硬碰硬”的较量,不是继续在一线市场上拼低价抢夺订单,就是在一线市场上挤压或淘汰同行的内卷。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太好的办法与手段了。

事实上,已经有家电企业向家电圈表示,目前整个一线市场上的主要厂商,在9月就开始提前准备今年双11大促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主要手段,以及资源释放等等,核心就一个:市场不好、消费低迷,主要靠抢,而且是提前抢、疯狂抢、主动抢。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家电一线市场,主要厂商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多重变数的市场内卷局面:国补政策引发的消费观望,国补政策提前透支的大量消费,以及家电产业整体调整带来的出货下行和需求低迷,注定所有厂商都必须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那就是想尽办法、用尽全力,找到“活下去”的道路和手段!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