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水、富氧水……这些“高端水”有什么不同?

慧聪净水网 2025-09-01 15:09 来源:净水技术

近年来

市场上涌现出各种“高端水”

如碱性水、富氧水、富氢水等

它们往往标榜具有特殊健康功效

价格也高于普通矿泉水或纯净水

这些“高端水”到底有什么不同?

南京食药检院的专家为大家分析

碱性水

所谓“碱性水”,通常指pH值高于7的弱碱性水。一些商家宣称碱性水能够中和体内酸性物质,调节酸碱平衡,甚至预防癌症等疾病。这些说法靠谱吗?

碱性水、富氧水……这些“高端水”有什么不同?

从化学角度看,水的pH值确实会影响其性质。天然矿泉水由于含有碳酸氢盐等碱性物质,pH值通常在7.2-8.5之间,呈弱碱性。而纯净水因去除了大部分矿物质,pH值可能偏中性或弱酸性。

然而,关于“碱性水”对健康的特殊功效,科学界尚未达成共识:

支持观点:有研究表明,弱碱性水可能有助于中和胃酸,缓解胃部不适;一些结石(如尿酸结石)在碱性环境中更易溶解;长期饮用适度碱性水可能会对骨骼健康有一定益处。

质疑观点:健康人体具有强大的酸碱平衡调节系统,通过肺、肾等器官维持血液pH值在7.35-7.45的狭窄范围内。饮用水的pH值很难改变这一精密调节的系统,过量摄入碱性物质反而可能干扰正常消化功能。

碱性水、富氧水……这些“高端水”有什么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一些所谓的“碱性水”其实是通过电解或人工添加矿物质制成,其性质与天然弱碱性矿泉水不同。此外,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规定,包装饮用水不得宣称有医疗保健功能。

因此,对于碱性水的保健功效,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态度。天然弱碱性矿泉水确实含有有益矿物质,但不应期望它有"治病"效果;人工制造的强碱性水(pH>9)则可能带来健康风险,不宜长期饮用。

富氧水、富氢水

富氧水是指通过加压等技术手段,使水中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普通水(通常声称达到普通水的6-10倍,即35mg/L以上)的包装饮用水。某些商家宣传其能通过消化道补氧,缓解高原反应、抗疲劳甚至抗衰老。然而,科学界对其实际效果存在较大争议:

首先,人体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吸收氧气,消化道对氧气的吸收效率极低。即使饮用富氧水,大部分溶解氧会在开瓶后因压力释放而迅速逸散。

其次,一升富氧水含氧量约80ml,而正常呼吸一次(500ml空气)就能吸入约100ml氧气,富氧水的补氧量微不足道。

最后,可能还存在潜在风险:有资料表明过量摄入氧气可能增加自由基生成,反而会加速细胞氧化损伤。

总之,尽管有研究显示富氧水可能对缓解急性高原反应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普通人在平原地区饮用并无特殊益处,更多是营销噱头。

碱性水、富氧水……这些“高端水”有什么不同?

富氢水也存在同样问题,虽然氢分子在实验中有抗氧化潜力,但人体试验证据不足。而且,氢气极易挥发,开瓶后几乎无法保留,也不存在所谓功效问题。

小分子(团)水

市场上有一种说法:水是以多个分子组合在一起存在的,检验水分子团大小的方法是核磁共振。检测值是100Hz以上为大分子团水,100Hz以内为小分子团水。大分子水活性差,不易被吸收,而小分子水活性高,渗透性强,更容易通过水通道进出细胞,因而被称为“给细胞喝的水”。这种水易吸收、可以排毒治疗疾病等等。

碱性水、富氧水……这些“高端水”有什么不同?

而现代科学表明,水的分子团(H2O簇)是不稳定动态变化的,进入人体后会重组,且细胞吸收水分主要依赖渗透压和主动运输,而非单纯依赖分子团大小。也就是说,小分子团水的概念大概率是炒作出来的,如果真担心自己水吸收的不够,那就不如多喝几口。

此外,市场上还有“冰川水”、“火山岩水”这种以水源地或地质特征为卖点,将普通水包装成高端产品。建议消费者要认清水源地与水质安全无必然联系,应多关注水质检测报告,而非盲目追求高价标签。

与其纠结选择哪种水

不如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每天足量、多次、均匀地补充水分

你学会了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