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喝水不管用 是你根本没喝对

慧聪净水网 2025-08-22 10:30 来源:健康饮水 公众号

世界卫生组织出版医学论文指出,喝水不足是慢性病的主要根源!慢性病80%由营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慢性病发病率呈现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营养障碍不仅是吃出来的,而且是喝出来的。我们每天吃的固体食物,在体内消化必须在水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慢性脱水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 容易口渴

● 皮肤干燥、缺乏弹性

● 头晕、慢性疼痛(例如偏头痛、关节疼痛,疼痛部位因人而异)

● 运动时容易疲劳、容易抽筋

● 便秘、排尿异常

● 炎症(例如尿道炎、膀胱炎、阴道感染)

● 焦虑、易怒、失眠

● 肥胖、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

很多人口渴时才想起喝水,但此时,身体已经缺水2%。一个长期“慢性缺水”的人,心血管病、慢性肾病、痛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都高于同龄人。

身体缺水的信号:口渴、尿少且黄、食欲下降、心跳加快、皮肤暗淡、全身无力、血压下降

但解渴只是饮用水的基础功能,水中还有很多看不见的“营养”,比如钙、镁、钾、铜、锌、硒等矿物元素,对维持细胞渗透压、人体酸碱平衡等起着重要作用。水中的钙、镁矿物元素,饮用水可提供多达膳食总摄入量的20%。

不是喝水不管用 是你根本没喝对

据《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95.3%的人不会喝水,65.9%的人直到渴了才喝水,只有不到5%的人有定时定量规律饮水的好习惯。

另有专家指出,不论饮食结构如何丰富,人体都需要从饮用水中摄取一部分矿物元素。

如果长期饮用不含矿物元素的水,会存在各种潜在的健康风险。并且,水中的矿物质呈离子状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甚至比食物中的矿物质吸收更快。

因此,相较药物补充矿物质,专家更建议补充矿物质以喝水和食物这种少量多次的方式,对身体来说更舒缓。

喝水“坏习惯”不能要

不要等渴了再喝水

国内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人都是发觉渴了才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你的身体至少已经流失了1%的水分。

不要少于 8 杯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最少饮水1500毫升,大约8杯的量。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则相应增加喝水量,及时补水。

不要常喝纯水

从动物和人体角度进行的研究同时证明长期饮用极软水(TDS小于50mg/L)可使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相对增加,饮水镁每增高6mg/L会使先天性心脏病降低10%;饮水镁高(>9.8mg/L)可使男女急性心肌梗死下降19%和25%;饮水镁含量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具有统计学意义负相关。

不要空腹喝冰水

空腹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刺激胃肠,甚至引起肠痉挛,导致腹疼、腹泻。

不要常喝饮水机的水

据国家环境卫生监测部门检测数据显示,桶装饮水机内的冷热水胆3个月不洗就会大量繁殖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所以,最好一月清洁一次,夏天两周清洁一次。

不要饮料代替水

用饮料代水,无异于花钱买身病。“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赵飞虹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