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经销商破局关键——深耕本地
今年以来,很多实体经销商都向记者反馈生意难做,市场寒意逼人。客观来看,当前家电市场正处于淘汰赛阶段,行业洗牌的浪潮无人能挡,但我们必须清醒认知一个关键事实:
占比超95%以上的中小型渠道商,是家电行业连接品牌与终端用户的毛细血管,更是支撑行业稳健运转的最庞大基石。他们的生存状态,不仅关乎自身的存续发展,更直接影响着整个家电行业的健康度,没有遍布城市、县域、乡镇的中小渠道商,品牌的产品难以及时触达复杂而广阔的市场,用户的服务需求也无法得到快速响应,行业的最后一公里便会出现断层。
经销商所感慨的市场太冷,深究背后,这份冷并非行业衰退的信号,而是行业升级的必经阵痛。时代在加速向前,消费需求早已跳出满足基本功能的框架,转向追求品质与服务、需要场景化解决方案。过去坐店等客、靠信息差赚钱的旧模式,早已跟不上如今的市场节奏。年轻消费者习惯通过短视频、社群了解家电产品,却需要线下场景体验来确认是否契合需求。家庭用户不再只关心空调、冰箱的单品性能,更在意全屋家电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及时的服务保障。当旧模式与新需求脱节,商家自然会感到寒冷,而这份寒冷的背后,恰恰是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生机。
那么,在这场洗牌中,中小渠道商如何站稳脚跟?核心答案藏在“深耕本地”四个字里。作为区域经销商,最核心的优势在于接地气,他们最熟悉本地用户的生活习惯,掌握本地的人脉资源,比如与装修公司、物业公司、小区业主群的紧密联系。把“一亩三分地”做透,就是渠道商破局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渠道商与品牌的关系也在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赋能”。如今,优秀的家电品牌正主动调整策略,为经销商提供适配本地市场的创新经营模式:有的品牌为经销商配备数字化工具,指导其搭建短视频、社群等线上内容矩阵,比如推动经销商拍摄本地用户安装案例等短视频,通过抖音、视频号引流到店。再如,推动实体店从产品陈列馆升级为场景体验店,让用户沉浸式感受产品价值。这些模式的核心逻辑很清晰:以用户为中心,以实体店为支点,用线下体验建立信任,用线上运营打破客流的物理局限,最终帮助经销商把本地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
破局同样离不开经销商自身的主动转型。当品牌方将资源向终端倾斜、推动厂商联合做市场时,经销商也需聚焦:
聚焦优势品牌,选择能提供持续支持、产品力过硬的合作伙伴;
聚焦优势品类,根据本地需求主打空调、采暖、全屋水系统、厨卫、智能家居等有安装属性的品质升级产品;
聚焦优势产品,筛选契合本地用户预算与需求的爆款。
聚焦核心客户圈层,比如有经销商重点做别墅、大平层用户,提供家电全案定制服务,从前期勘测到后期调试全程跟进,从卖单品转向卖解决方案,甚至自身从经销商老板变身为专业服务师傅,用专业度建立差异化优势,凭借专业服务赢得用户信任。
其实,无论行业工具如何迭代,营销的核心从未改变,把新用户变成老用户,让老用户持续裂变。有人觉得现在卖场里的人越来越少,实体店是不是过时了,但实际上,实体店的价值从未褪色,只是交易逻辑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先交易后信任,如今是先信任后交易。当经销商上门为用户解决家电故障,当为用户量身定制家电方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与用户建立信任的过程。
因此,经销商不能再局限于自己固有生意模式的一亩三分地,而要学会从用户视角思考,我能为用户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想清楚我与别人的差异在哪里,才能真正抓住用户的心。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前的家电市场看似红海,实则藏着深耕者的破局机遇,那些能扎稳本地根系、吃透用户需求、做透厂商协同的经销商,终将在调整期站稳脚跟,迎来新的增长。
2025年11月,第十五届中国家电营销年会,正是为这场深耕之战而来。我们不聊空泛的行业趋势,只拆解可落地的实战方法,怎么把本地流量做厚、把用户信任做深、把厂商合力做透。
诚挚邀请每一位在一线拼杀的家电经销商聚焦这场年会:
在这里,你能与同行碰撞实战经验,找到破解本地客流难题的具体路径;
在这里,你能与品牌方面对面沟通,了解最新的赋能政策;
在这里,我们一起撕开市场迷雾,把“扎根本地”的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底气。
2025年,家电行业的关键词是“深耕”——深耕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