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用有阻垢剂的净水器”?行业呼吁应让选择回归理性

慧聪净水网 2025-05-13 09:37 来源:中国家电网

从“致癌论”到“污染说”,社交媒体上未经证实的阻垢剂言论甚嚣尘上,引发消费者对含阻垢剂净水设备的恐慌性排斥。行业专家认为,这种“非黑即白”的观念源于信息不对称,需用科学打破谣言,让阻垢剂回归理性讨论。

阻垢剂谣言的兴起,与315曝光的虾仁违规添加磷酸盐事件不无关系。部分自媒体将食品添加剂问题与净水技术混为一谈,严重偏离了科学事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净水产业链分会会长唐建星指出,这是典型的认知错位。

事实上,阻垢剂是国家认可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其主要成分磷酸盐可作为多种食品添加剂,在果冻、碳酸饮料和火腿肠中都有应用。数据显示,中国成年男子磷酸盐平均摄入量为980mg/日,而合规家用净水器出水磷酸盐含量均低于0.01mg/L,可见净水器中阻垢剂对人体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在国际上,阻垢剂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有科学标准。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公布的《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Units - Aesthetic Effects》标准规定,磷酸盐限值在0.5mg/L - 10mg/L之间。在国内,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也允许反渗透净水器中使用阻垢剂。阻垢剂中的磷酸盐能络合水中钙、镁等金属离子,干扰结晶过程,防止水垢形成,还能分散微小晶体,避免滤芯堵塞,防止RO膜结垢导致水效下降,起到节水功能,这一观点得到多位领域专家认可。

科学论证是破除谣言的有力武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应保持理性思考能力。同时,净水技术的进步需要行业推进阻垢剂透明化标识。只有基于科学认知的选择,才能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我们应摒弃谣言,以科学态度看待阻垢剂,让其在合理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