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已过 2023电器行业逐光而行
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我国经济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经过三年大疫,经济增长再次回归社会生活重心,对于承压前行的家电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市场信号。面向新一年,中国家电行业又有哪些可以把握的利好和机会点?值此岁末,中国家电网对此略作盘点,希望藉此带给行业一些新思考方向。
01、疫情防控措施调整:重回烟火人间
2020-2022年大约会是我们人生中深刻铭记的三年,三年时间中,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大到世界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转变。而通过有效的防疫防控政策,中国政府为人民争取到宝贵的生命防守时间,随着国内新冠疫苗接种的普及,以及新冠变异毒株致病率、致死率的降低,我国防疫防控政策也行至拐点。进入12月,全国多省市调整疫情防控政策,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7日,国务院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会议进一步指出,无症状和轻症患者一般可采取居家隔离,同时进一步优化风险区域的科学精准划分,优化核酸检测范围和频次,调整隔离方式,落实高风险区域“快封快解”,保证群众基本购药需求,以及加速老年人、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和健康情况分类管理,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医疗服务等新防控举措。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大部分公众场合不再核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可以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意味着疫前那种正常的生活秩序渐次回归。伴随着防控“新十条”逐步落实,市场迎来积极的反馈,行业相关人士认为,防控的解绑,有助于打通经济活动中的各类堵点,减少因过度防控带来的次生影响,而通畅的物流,自由的出行,火热的生产将使得沉寂已久的消费热情重新点燃,而这无疑是对包括家电在内的众多产业的重大利好,一个重新焕发活力的市场,可以成为家电产业2023年的寄盼。
02、房地产回暖:托底家电市场
11月28日,国家宣布将在信贷、债券、股权三方面对房地产提供融资政策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尤其是股权融资,是国家历时12年后再次启动房企上市融资,无疑成为市场的重磅炸弹。近年来,随着房地产政策收紧,房地产行业迎来阵痛期,尤其今年,房地产市场新开工面积、住宅开工面积、住宅竣工面积,以及住宅销售量、商品房销售额均同比创下新低,恒大、融创等大型房企更是出现“爆雷”危机,房子竣工无期造成民众对期房信任锐降;7月28日,中央政治局提出下半年重要任务是“保交楼,稳民生”,继而全国不少省市放宽落户政策,调低首付和房屋贷款利率。而此次国家在房地产融资政策方面的三箭齐发,有望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更强的流动性和新活力,盘活“冻僵”的市场。目前而言,房地产市场仍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关联着包括家电在内的大量上下游企业。房地产市场的盘活,无论对于家电C端市场的后续销售还是B端工程市场的回款,都是重大利好。
此外,在新楼盘创造的新增量空间外,近年来存量房市场也成为家电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国家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有利于大量激活存量换新需求,住建部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全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1万个,涉及840万户。
总而言之,回暖的房地产市场仍将成为家电市场的有力承托。
03、家电“促消费”政策: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2022年7月29日,商务部等13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8月,商务部正式启动“2022全国家电消费季”活动, 以促进家电消费恢复。事实上,疫情以来,国家多次提及要鼓励家电消费、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等活动,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此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过,与上一次2008-2012年的大规模中央补贴不同,此次促消费举措的资金补贴来源、补贴标准和操作模式都有很大差异。以资金补贴来源为例,上一次是中央补贴为主,地方补贴为辅,而这一次则主要依赖地方财政;再如补贴标准和金额,各省市地区也不尽相同,更具“因地制宜”特色。这些变化与中国家电市场发展阶段的特质有关,上一轮补贴政策落地时,国内家庭冰、洗、空等刚需家电还有极大空白区域,属于普及型消费阶段;而此轮政策期间,国内家庭对家电需求已经由刚需向品质升级阶段过渡,品质换新需求和新兴家电需求开始占据主流。不过,从本质上而言,两轮补贴政策的出台契机,都是因为国内经济面临艰难时刻,国家开始出手托举经济,重振市场信心。伴随着防疫政策的“松绑”,业内预计相比今年,明年家电市场有望迎来更强重振,而各地促消费政策和力度也有望加强。
04、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落地,未来几十年中,低碳经济有望成为新的风口。目前,我国“双碳”目标的达成将经历三个阶段,即达峰、深度减排以及碳中和,在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产业贡献,其中主要涉及可持续的能源消费、电力部门脱碳、终端用能部门(包括产品)的电气化、非电力燃料的低碳转化,以及植树造林、土壤结构改造等负排放技术。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在研究“碳税”相关问题。作为制造大国,中国经济深度嵌套于世界经济中,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意义重大。以家电产业为例,目前我国制造了世界上8成以上的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重超50%。因而,我国家电产业如何践行“双碳”目标是关系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从2021年起,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便启动了《中国家电行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方案》的研究工作,提出我国家电产业的碳减排初步技术路径和行动方案。相关专家认为,短期内,企业进行低碳研究创新、改造产业可能会增加投入成本,但长期来看,可以保证我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现在,国家正在探索“碳交易”、“碳金融”相关政策,以扶持国内产业低碳发展,未来还可能上线“碳税”等相关举措,实现中国家电产业的低碳转型,便能在未来市场中抢占先机。
05、退税、降准:保障企业生命“活水”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活水,尤其是循环畅通的现金流,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性。疫情以来,为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提振企业这一市场主体的信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如加大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力、燃气、用水生活保供行业等的增值税留抵退税退还力度,真金白银的帮扶将助企纾困落到实处。此外,随着经济下行期市场上“现金为王”保守倾向的增长,2022年国家已经实施三次“降准”,以释放存量资金,将这些“沉睡”的准备金投向需要的地方,缓解了企业“到处找贷款”的困境。而在最近中央政治局召开的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为明年经济提供适量宽松的活水。
06、统一大市场:生产要素的自由配置
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通知,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市场构建新格局,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补上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拼图。目前,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由于市场体系内长期存在制度规则不统一,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问题,导致我们的大市场没有发挥出其相应的规模效应。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破立并举。这对于家电行业而言,自由流通的全国大市场无疑也是一重利好,举例而言,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在一些政策如家电换新补贴落实时, 一些政府会优先考虑在本地纳税的品牌,这无疑就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再如,近年来一些家电企业遭遇用工荒,而有务工意愿的劳动力在原籍收入很低, 却无法去到出现用工荒的发达地区,因为他们的家无法在这些发达区域落足,必须像候鸟一样来回奔忙,如何让这些“新市民”打破户籍限制,居有所安,便是统一大市场的重要课题。再如,家电企业供应链的跨区运行,制造基地园区的选址等等,都将受益于统一大市场。
07、RCEP自贸区:让外循环成为行业有效补充
在国内家电市场遭遇增长天花板的当下,中国家电走出去成为行业的应有之义。相较于位于其他大陆板块的区域和国家,东北亚、东南亚和澳洲市场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理关联和经济纽带,这也使其成为中国企业市场拓展和产业转移的有效补充。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伴随着RCEP框架的签署,双方产品的贸易通关进一步便利,关税大幅降低,而中国企业也致力于将本土的标准化经验嵌套在该地区,为商品在该地区的销售打下基础,以格兰仕为例,据其外贸团队透露,2021年其在越南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15%,而今年第四季度,其在RCEP大市场的整体增长有望达到30%。再如美的,其在越南、柬埔寨等地均设有工厂,一方面,这些国家拥有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一方面东南亚家电市场是一个不断扩容的潜力市场,而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家电企业选择在东南亚国家设厂,也能有效规避进口地的关税。包括RCEP自贸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效补充。
08、细分产品:小而美蕴藏“金疙瘩”
近年来,我国传统大家电市场正式步入存量阶段,行业规模呈现稳态发展,量上的突破存在压力。不过,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生活向往的提升,在传统产品以外的细分类目成为厂家可以把握的新机会点,这其中包括传统大家电产品的功能再发掘,也包括新兴品类的拓展。以传统家电的功能再发掘为例,近两年在空调基础冷暖功能点上,新风、舒适、健康等附加功能成为消费者的新追求,也大幅提升了产品溢价,推动着产品结构的高端升级;再如冰箱的长效保鲜,洗衣机的杀菌消毒功能,新功能点的加入让这些传统产品焕然一新,助力着消费者的品质生活。而在传统产品的功能创新以外,家电新品类的崛起正在不断丰富着产业的内涵,近两年如洗地机、干衣机、洗碗机等正在成为中国家庭家务清洁的“三大件”,而诸如美容仪,按摩仪等小家电则带给消费者“悦己”新享受。传统家电的高端升级和新兴家电的日益普及,正在成为我国家电行业掘金新时代的“金疙瘩”。
疫情三年家电行业最困难的时期正在远去,2023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