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30分钟 咸水变饮用水科学家的这个方法太绝了
据报道,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一个全球科研团队,在上面发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找到了一种可以快速淡化海水的新方法,在未来或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饮用水资源。
只需30分钟,咸水变饮用水
在文章中,科学家表示,他们是利用金属有机框架和阳光,只需要3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将海水转化为饮用水,而且水质也完全符合各项标准,同时,也更加方便、快捷,在节能环保方面,这项新技术也更加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说起来,海水淡化并不是什么新型科研项目,根据资料显示,早在40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研究海水淡化了,在大航海时代里,欧洲的航海家在漫长的海上航行时,就通过海水蒸馏的方式,通过产生的水蒸气冷却凝结,来获取可以饮用的淡水资源。
如今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全球五十分之一的人口,都依靠着淡化后的海水来满足日常饮用和生活所需,海水淡化早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早在19世纪,就曾经有人预言,21世纪如果没有办法进行海水淡化技术的普及,那么,人类对于资源的争夺,或许会从20世纪的争夺石油,变成21世纪的争夺淡水资源。
但是,海水淡化如今的发展规模却并没有普及,因为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来说,很多国家是很难实现的,缺水只能依靠进口。
拿我国来说,虽然我国目前的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很完善了,不过对比国外,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为何缺水地区采用南水北调,而不是采用海水淡化补给的原因之一。
不过,未来我国的海水淡化领域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而且很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海水淡化出口的重要国家之一。
为何要进行海水淡化?
在地球上,海洋的总面积占到了71%,而淡水资源的面积,却仅有3%。这3%的淡水资源除了供地球上的生物,特别是人类在内饮用之外,工农业生产等等,都离不开淡水资源,所以,如果不进行海水淡化,其实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够人类使用。
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而且很多内陆居民甚至距离海洋都非常遥远,根据数据显示,在地球上,超过70%的人口是生活在远离海洋120公里的区域,同时,25%左右的人口,是面临缺水问题的。
而海水淡化,则可以解决人类的用水问题,毕竟,海水资源在地球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不仅可以解决地球上很多地区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可以促进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让人类的明天变得更美好。
如今,地球上很多国家都在大力进行海水淡化的科学研究,比方说新加坡,虽然新加坡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很发达的国家,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加坡其实是没有淡水资源的,每年新加坡都需要花钱从国外购买淡水,这也让新加坡的淡水成本很高。
因此,新加坡才会去研究海水淡化,希望可以借此来减少成本,同时,也避免未来一旦没有淡水可买,本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这项研究有什么意义?
在这项新技术发明之前,海水淡化的主要技术有:海水冻结法、海水蒸馏法、海水电渗析法、海水碳酸铵离子交换法等等,伴随着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发展,人类海水淡化的处理上,所需要的成本也越来越低。
不过,以上的这几种方法,都没有这次新找到的办法靠谱。因为从科学的角度讲,目前主流使用的反渗透和蒸馏法,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还会因为淡化处理过程中添加很多的化学药品,对于人类的健康危害还是很大的。
而这次的新方法,不仅可以将健康危害减到最小,同时所需要的材料也更方面,上文中我们提到过,阳光和金属有机结构就可以了,而阳光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非常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而金属有机结构则是一种晶体材料,它在使用上也更加的安全。
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这种新型的海水淡化工艺,才是真正适合人类的,不仅节能,而且还可以为很多缺水地区的人,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而且价格也更低。